2024年08月13日
□肖 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易县立足山区实际,依托当地特色农业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打造特色乡村品牌。发展特色农业,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基础。易县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做大特色农业,着力构建“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打造一批形象好、品质优、叫得响的“乡字号”“土字号”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兴农战略。易县磨盘柿、富士苹果、李子、樱桃、鲜桃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成功创建“易县磨盘柿”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进易县清真牛肉、易县道地知母、易县有机甘薯等区域公用品牌注册。实施老品牌提档升级,大力提升牛岗苹果、塘湖樱桃、独乐李子等品牌知名度,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卖上好价钱。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易县将红色旅游与和美乡村建设一体规划,打造“红色旅游”和美乡村示范区,涵盖了狼牙山镇、西山北乡16个村,积极打造“重走红色路,再登英雄山”精品旅游线路。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国家级4A景区易水湖、恋乡太行水镇,以乡村旅游融合山、水、林、田、湖自然资源,大力开发农耕体验、特色民宿、特色美食等项目,打造和美乡村感受型、生态农庄体验型、特色农业观光型、健康养生休闲型四大乡村旅游品牌。央视节目《山水间的家》惊艳亮相,让如诗如画的山村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有效提升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知名度。
挖掘乡村文化古迹。易县是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随处可见。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登记在册的文物保护点130多处。易县千年以上古村有200多个,这里的古建筑、古街道、古寺庙、古民居等,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观赏。小兰村、凤凰台、忠义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易县把古村落保护开发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精彩亮点,推进村庄建设,培育美食村、康养村、文创村、非遗村等主题村,将特色文化、历史底蕴融入经济发展,用乡村文化软实力,打造村民致富增收渠道。依托清西陵国家5A级景区,以传统村落为节点,连点串线成片,建设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乡村文旅项目,切实提升游客体验,增加农民收入。
(作者单位:中共易县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