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3日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顶嘴、不像自己的孩子了……这时候,你要意识到,可能孩子的叛逆期到了。
其实,青春叛逆期的到来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这说明孩子长大了、有思想了,当他们度过这个阶段之后,将步入成年人阶段。
叛逆期可分为三个阶段:2-3岁宝宝叛逆期,6-8岁儿童叛逆期, 10-16岁青春叛逆期。
青春叛逆期的特点是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坚持要特定的某一件东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坚持要穿某件衣服某双鞋,即使不符合季节;想要做的事坚决要做到,否则就跟大人对着干,顶嘴、吵架。和父母反着来,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宁愿自己做自己的事,也不理睬父母;挑战规则,故意破坏之前订好的规矩;层出不穷地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讲条件,要达到要求才肯做事……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叛逆呢?生理上,生理发育导致的激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强,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心理上,孩子此阶段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且趋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那么,此阶段我们怎么做呢?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而另一部分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以上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明确与孩子沟通的目的,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分享对与错的概念和价值观,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想法,建立爱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怀和接纳。
欠缺效果的沟通:指责、批评、泼冷水、马后炮、翻旧账、绝对性的话语否定、操控性的语调、直接的反对或建议、坚持己见、妄下主观结论、嘲讽、落井下石、否定感受、空泛的安慰……
有效的沟通:欣赏、鼓励、支持、接纳、尊重、耐心聆听、正面的话语、留有余地、认同感受、对孩子的话表示兴趣、谈论孩子喜欢的话题、耐心、身体语言、眼神接触。可以给予邀请性的对话:那怎么办呢?后来怎样呢?那你认为呢?是什么事情令你这样想的?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 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