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30日
□中国日报记者 张 余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然而,对于张小威来说,这里已经成为他投身教育事业、向孩子们传授知识的热土。
今年22岁的张小威,毕业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保定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专业。他与12名同届毕业生一同,响应学校自2000年发起的教育支持项目,加入了新疆一所学校,致力于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8月11日,他们出发前往距离保定约2500公里的新疆。
张小威在出发前说:“我要到且末去,无论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努力给那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
且末县,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一个沙漠中的小城,被誉为“天边小城”。它坐落在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心地带,沙漠面积占据了该县38.4%。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一个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张小威说。
张小威前往新疆的决心源自他的校友,其中许多人在该地区教书已超过20年。学校还多次邀请师哥师姐回校分享自己的故事。他说:“我很敬佩他们,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去西部支教的决心。
45岁的庞胜利是第一批15名来新疆支持教育项目的毕业生之一。
他从2000年开始在且末县第一高中担任思想政治教师,立志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他自那时起就在且末定居下来。
刚来时,庞胜利因为单身,吃住都在学校,所以一天到晚跟学生在一起。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学生身上,同学生们关系处得也特别好。
庞胜利说:“当时有学生问我会不会走,他们说‘你们都走了,我们就没老师了’,好像我们走了,他们就没了依靠。”
正是那时,他下定决心留下来。他说:“我能在且末坚持下来,动力就来自学生的需要。”
24年的执教生涯,庞胜利不仅收获了幸福的家庭,还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
在新疆的前10年里,他鼓励学生走出且末。但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他希望学生走出去拓宽视野,然后回来。庞胜利说:“且末发展迅速,我觉得学生在外面学业有成之后,有责任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据庞胜利介绍,他的大多数学生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其中一位甚至成了他的同事。
自2000年以来,有26名保定学院毕业生在且末县定居下来,指导了超过2万名中学生和高中生。
受到他们的启发,超过300名保定学院毕业生自愿支持中国西部地区的教育,包括新疆、西藏自治区、重庆和贵州省。
张小威说:“这是我们年轻人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的方式。”
(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姚琳、班静怡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