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涞’万家”让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

2025年06月02日

□刘 晶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入心见行,成为摆在宣传思想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更加系统、生动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涞水县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立足本地实际,依托“理论特派员”制度,创新性地打造“理‘涞’万家”宣讲品牌,全力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为县域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理‘涞’万家”寓意着党的创新理论如潺潺溪流,源源不断地“流”入涞水的千家万户。“理”代表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先进理论,是指引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智慧源泉;“涞”明确地域属性,体现了品牌与涞水本地实际的紧密结合;“万家”则强调了宣讲的目标和范围,旨在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群众都能接受到理论的滋养,感受到党的关怀,参与到县域发展的实践中来。

在打造“理‘涞’万家”宣讲品牌过程中,首要的是建强宣讲队伍。

规范选拔流程,把好选人条件,特别是政治条件,按照就近就地原则,选拔推荐宣讲员,把党员干部、党校教师、业务骨干、退休职工、志愿者、基层农民群众作为宣讲队伍的基础和源泉,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宣讲体系,着力打造“理‘涞’万家”基层理论宣讲矩阵。目前涞水县备案登记县级理论宣讲特派员50人,其他专(兼)职宣讲人员292人。涞水县委宣传部组建县级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9支,组织县理论特派员宣讲团、巾帼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等,深入农村、社区,运用小马扎、红马甲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深入民心。

打造宣讲阵地。涞水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宣讲阵地网络。

一是牢牢把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这个首要任务。2020年,涞水县被定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试点县,开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2024年底对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提档升级,专门设有理论宣讲分中心,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宣讲活动。16个乡镇(社区)全部建立了文明实践所,292个村(居)全部建立了文明实践站,作为县乡村三级宣讲主场地。各村的民间大戏台也是文艺宣讲的重要场地。

二是突出校园宣讲阵地建设。各中小学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文化长廊等多种方式开展宣讲。校园广播每天定时播放时事新闻、红色故事,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了解国家大事。主题班会上,老师组织学生围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分享感悟。文化长廊里,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是结合县域特色打造宣讲基地。目前涞水县王村镇建设了涞水掐丝珐琅博物馆,集比赛、收藏、展出等功能为一体,是涞水县“非遗+宣讲”的主场地。九龙镇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三坡镇打造了野三坡平西红色文化中心,通过了解红色历程、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演出、组织老党员讲革命故事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义安镇打造了天马古建博物馆,可以展现涞水古建砖瓦制作技艺和涞水古建油漆彩绘工艺,带领群众体验中国古法技艺的魅力。

灵活宣讲方式。一是“文艺+宣讲”,让理论“唱起来、演起来”。涞水县充分发挥本地文艺人才众多、文艺形式丰富的优势,将理论宣讲与文艺表演有机融合。组织文艺工作者以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为主题,创作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如保定市理论特派员之歌《与你在一起》的原唱者就是涞水县理论特派员。石亭镇利用三句半形式讲述身边乡村变化,社区编排医保征缴快板,王村镇组织小学生编排垃圾分类舞台剧等。在端午、重阳等节日,通过文艺演出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艺术表达,让群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教育。

二是“非遗+宣讲”,让理论“活起来、传起来”。以北高洛古乐、掐丝珐琅等技艺传承为依托,通过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农村或者组织学生研学等方式,让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在“理‘涞’万家”非遗宣讲活动中,组织小学生实地参观掐丝珐琅博物馆,非遗传承人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讲解掐丝珐琅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并开展DIY点蓝体验,对传承涞水文化、提升涞水学子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互动式+宣讲”,让理论“动起来、热起来”。为了提高群众参与理论宣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涞水县改变以往“台上讲、台下听”的单向宣讲模式,大力推行互动式宣讲。在宣讲过程中,设置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开展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宣讲活动时,理论特派员先介绍相关政策和要求,然后组织群众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改善农村环境。乡亲们纷纷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种互动式宣讲,不仅使乡亲们更好地理解了政策,还激发了他们参与农村建设的热情。

此外,2024年7月,涞水各乡镇开展“‘双争’有我 咱村那些事儿”村规民约演讲选拔活动,在宣传推介过程中持续深入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10月,涞水县理论特派员王洪连讲述的《“小村规”叩开一道“幸福门”》故事,作为保定市唯一参演作品,参加了河北省村规民约故事讲述活动。12月,河北省“送理论下基层”集中宣讲暨保定市“太行步道・‘理论特派员’基层示范巡讲”活动在涞源县举办。涞水县理论特派员孙立演唱了理论特派员之歌《与你在一起》,张凯旋讲解了《保定太行步道与你有约》,反响良好。

涞水县“理‘涞’万家”宣讲品牌的打造,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据统计,2024年,涞水县共开展“理‘涞’万家”特色宣讲进农村3408场,进企业260场,进社区96场。未来,涞水县将充分发挥理论特派员作用,进一步丰富“理‘涞’万家”宣讲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和内容,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和参与理论宣讲活动,使“理‘涞’万家”成为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宣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县域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为保定市理论特派员,中共涞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