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区:群众有事找支部 干部服务有温度

2025年09月25日

直播带货+倾听民声,商平庄村党支部发展、惠民两促进。 刘柯旋 摄

保定日报讯(记者于建雪 通讯员齐海山 刘柯旋)“几条庄稼道一修,车辆下地、运粮食可方便多啦。”秋收时节,徐水区东釜山乡南陈庄村的百姓点赞,“急难愁盼找支部,干部服务有温度!”

“今年夏季,有几段田间路被洪水冲毁。快收玉米了,村民发现后马上报告村里,党支部及时调来修路机械,修复千余米田间地头路。”南陈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林说,“有事找支部”已经成为百姓共识,党支部每月向党员、村民代表征求民生方面意见,并及时解决。为方便群众日常“说事”,“村部”白天从来不锁门,人们随时进出;即使中午没人在岗,也能依照张贴的联系电话找到村干部。干群关系和谐,百姓安居乐业,该村近两年相继被评为全区“五星级”先进村、优秀基层党组织。

群众有事找支部,干部没事常串门。户木乡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全乡16个村的两委干部、党员骨干、网格员、调解员,每周走访本村农户,并建立帮办服务微信群51个,宣传党的政策,收集各种诉求,为群众排忧解难。干部党员在身边,诉求渠道在指尖,“有呼速办”+“未诉先办”,为民服务更加主动高效,大量问题隐患及时化解。据统计,今年8月全乡接到上级推送的“市长热线”问题数量环比下降62.5%,办结事项群众满意率100%,更多人主动参与村庄事务,为发展稳定献计出力。

为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徐水区在实行干部党员帮办、党支部主办、专题会商办的基础上,对村级层面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乡镇党委兜底领办。漕河镇米家营村有一座跨河桥,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百姓向村干部反映。由于投资较大,涉及面广,村党支部向镇党委求援。“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区交通、水利部门及时现场勘测,提供技术指导、建设方案,发改局协助立项,财政局争取资金。经过四个月施工,危桥改造顺利完工。

“干部接事、支部办事、乡镇党委统筹、区直部门快速联动,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徐水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得益于全区推行的“有事找支部”工作法:为确保常态长效,实施农村事项全公开,让百姓清楚找哪办事;定期培训交流,推广经验,让工作人员知晓如何办事;建立奖惩机制,彰先策后,使干部党员牢记事要办好,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提升,赋能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