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
3S双创社区书院文化活动。 受访者供图
□保定日报记者 刘向真 刘 芳
9月26日,秋阳下的军校广场,书香四溢,人流如织,“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如约而至。
这是北京与保定之间的又一次书香之约。
地坛书市与保定“牵手”,原本就是一场“双向奔赴”:书市看中的是保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国书院之城”建设的丰硕成果;而保定也以自身的文化魅力,为书市提供了理想的舞台。
书院文化,源远流长。
走进莲池书院,古木参天,碑刻林立,这座始建于元代的书院,历经三百余年风雨,曾是北方最重要的学术中心之一。2022年,保定市人民政府与河北大学签约共建莲池书院,让这座古老书院焕发新的生机。
莲池文化大讲堂是莲池书院的特色活动,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文化讲堂已开展数十期,线下线上听众近3000万人次。”莲池书院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张寒介绍,“莲池书院已作为河北大学二级学院运行,成为京津冀文化交往新高地。”
来自河北大学的学生分享道:“每次参加莲池文化大讲堂的活动,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感受到保定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的书院体验,是保定独有的文化名片。”
“天天有展示,周周有课程,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品。”莲池书院致力于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高端平台,开展莲池书院专项研究、举办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书院文化国际交流……
莲池文脉,如池中芙蕖,生生不息。
除了历史上素负盛名的莲池书院,保定还构建了完善的现代书院体系。按照“六有”标准——有藏书、有师资、有管理人才、有讲学场地、有品牌活动、有统一标识,保定已建成160余座各具特色的书院。
当一座座书院如繁星般散落古城,这座城市也添了更多书卷气。
莲池区半亩方塘书院由旧锅炉房改造而成,整合公益图书馆、讲座厅、展览馆等功能,藏书10万余册,三年开展惠民活动300余场,服务超200万人次。
家住西苑小区的居民刘敏正带着孙子参加亲子阅读活动。“以前周末孩子没地方去,现在书院成了我们的第二客厅。”刘敏说,书院不仅藏书丰富,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附近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3S双创社区书院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茶友会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参与。人们在工作间隙来到这里品茗阅读,三三两两或于茶台前就一章一节高谈阔论,或隐于安静的角落捧书自读,或于高台之上俯仰天地寻找书中的境界。
这里是工作园区中的一处港湾,致力于为打工人打造一个“激励热爱工作、热爱创业的和谐社区”,为此书院建立了万卷楼图书馆。
在这里还可以领略到古董、书法、绘画的深度知识,诸多艺术家的力作也会展示于此,于文墨之中尽显艺术情怀。
“我们这里最不同的是,数百场次的大讲堂、读书会、茶友会、沙龙等文化活动中,还融入着创业孵化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和资源分享,就是要打破人们对书院的刻板印象,让创业者随时感到置身于一个轻松、自由、充满活力的空间,同时得到成长。”书院负责人说。
傍晚时分,华庭书院渐渐热闹起来。阅览区内,孩子们正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阅读绘本;活动室,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即将开始。
“我们书院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百姓生活,”书院管理员说,周边居民上班前、下班后都可以来看书、参加活动。
随着书院建设的深入推进,阅读也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莲池区西高社区书院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育人,已举办活动400余场,参与4万余人次;竞秀区大激店村耕读书院年办活动200余场,10万余人次受益;徐水梁家营漕水书院、望都南陈庄书院、涿州秋成书院等均结合地方资源,形成文化亮点,助推村民就业和乡风文明;定兴县推进“十地百院廉万家”工程,实现图书资源共享、通借通还,计划建设百家书院、两万家书房,营造全县学习氛围……
清晨的书声,午后的墨香,还有涵盖经典诵读、非遗体验、科普讲座等多个领域的活动,书院让文化从“馆藏”走向“家常”。
书院之于保定,不只是点缀城市的文化盆景,而是触手可及的读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