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2日
□保定日报记者 段 恋
通 讯 员 刘小晴 陈梦雨
“犊牛今天的精神头好多了!”10月27日清晨6时,安国市石佛镇的知恩牧业牛舍里,陈鸿涛一边记录犊牛体温,一边和饲养员交流情况。这位身穿工装、手持记录本的年轻人,已在牧场来回穿梭了两年多。
2023年8月,从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的陈鸿涛,通过选拔成为石佛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
从洁净的大学实验室到弥漫着泥土气息的乡镇养殖场,这位“00后”青年的认知从“治未病”的理论高度,走向了“解实困”的田间实践。
“刚来的时候,犊牛发病率高达27%,这不仅影响牛群健康,更制约着牧场效益。”陈鸿涛回忆道。
面对这一难题,他选择沉下心来,扎根生产一线。白天,他守在牛舍仔细观察饲喂流程;夜晚,对照数据寻找问题症结。从初乳灌服程序改良到奶液饲喂方案优化,从环境卫生标准提升到病牛隔离区设立,一套科学防控体系在他手中逐步完善。
令人欣喜的变化随之而来:犊牛发病率从27%降至2%左右,继发感染和淘汰率同步下降。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写在养殖户舒展的眉宇间。
“陈老师的方法真管用!”知恩牧业厂长李冲看着健壮的牛群感慨,“现在牛群健康多了,我们的损失也减少了。”
在六顺牧业肉鸡养殖场,陈鸿涛的技术专长再次得到印证。
他协助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优化疫病防控体系,并对饲料营养配方进行精准调控。“按他的建议调整后,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成本降了不少。”负责人江龙说道。
然而,陈鸿涛很快发现,单纯的技术指导并不能完全满足养殖场的需求。
“传统服务模式往往难以应对牧场在精细化、高效化养殖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经过反复调研,他建立起以“实际解决问题效果”为导向的技术顾问新机制,推行“精准帮扶、按需付费、效果优先”原则,每次技术指导仅收费200元。
“这种模式好!我们不用承担高额固定服务费,只为有效果的服务付费。”养殖户们对此纷纷点赞。这一机制不仅降低了养殖场的运营成本,更构建起农业技术服务与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利益联结机制。
数据显示,在陈鸿涛等专业人才的推动下,安国市规模养殖场疾病发生率平均下降20%以上,养殖效率提升15%。
从大学的先进实验室到乡镇的规模化养殖场,陈鸿涛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创新理念,更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服务模式。他将物联网监测、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融入传统养殖,让科技力量在田间地头充分释放。
展望未来,陈鸿涛信心满满:“作为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我将继续扎根农业一线,深化与养殖企业的合作,扩大技术顾问服务机制的覆盖范围,将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农业经营主体。”
夕阳西下,陈鸿涛仍在牛舍间忙碌。他的身影与千千万万扎根基层的青年重叠在一起,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上,用专业知识浇灌产业之花,让青春在乡间沃土中悄然拔节、静静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