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们古城该有的事

2020年12月19日

□张翔

近日,我从向阳北大街路过,见到一位清洁工老大姐从公路边的大垃圾桶里拎出一袋白花花的馒头!我上前仔细察看,只见塑料袋干干净净,馒头也崭新如初。这是谁扔的呢?

这让我猛然想起,我家才两岁多的小孙子有一天忽然像是自言自语似得就完整背诵出了《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著名古诗,我们孩提时都背过。据说,在一些学校的学生食堂里扔馒头倒米饭的现象尤为严重!从垃圾桶里就能拣到这么好的馒头,我还是头一次碰到。

我随口就问老大姐:“您是偶尔会拣到这么好的馒头吗?”那位大姐毫不犹豫地说:“差不多每天都能拣到。有时一两个,有时还多!”

我当下就无语了。我很心疼!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觉得一定包含“厉行节约”和“反对浪费”。这也同样是我们五千年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现如今,生活富裕了,物质丰富了,食品丰盛了,人不会因浪费粮食而饿肚子、受责怪了,于是许多人便对食品以及其它物品、资源的浪费行为不以为意、麻木不仁。但每一粒不起眼的粮食背后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是劳动人民辛勤汗水的流淌。粮食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我想,此类现象应从我们保定历史文化名城永远消失。勤俭节约的好家风、好店风、好校风、好城风,应该永远占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阵地和行为准则阵地!

老大姐说,时不时就能拣到上好的白面大馒头。唉,真是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