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冷公祠

2020年12月19日

□郝群峰

裕华路新华书店对过的停车场处曾有一座百年建筑冷公祠,是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冷庆的祠堂,2005年被拆除。

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清苑县志记载,保定府炮台街上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府前建有一座冷公祠,是在公元1893年为直隶督标中军副将冷庆建的专祠。冷庆,字景云,行伍出身,原籍江苏丹徒县,后迁居保定易县。他是清朝中晚期的一员猛将,官拜二品,曾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百余次,战功显赫。

冷庆死后,官吏豪门四处奔走游说,请求建祠,得到光绪帝谕允,修建了这座祠堂。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当年秋英、法、意、德四国联军攻占保定,分城占据,不仅烧毁了莲池内的亭台楼阁等古建筑,相传还将冷公祠内物品抢劫一空。由于德国士兵不认识汉字,不懂汉字的含义,误认为冷公祠是家庙,所以此建筑幸免被毁。

冷公祠占地约6亩,整个建筑庄严肃穆,有高大的红漆大门,院落一进,正殿三间,硬山顶,小青瓦铺顶,前有抱厦。抱厦房檐下方有一黑底粉色大字的橫匾,上书“冷公祠”三个大字,抱厦下方有两根水桶粗涂有红漆的的圆柱,格外显眼。进入正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墙壁上身着盔甲的武士画像,身材魁梧高大,此人正是冷庆将军。画像左侧为光绪皇帝谕允圣旨,右侧为冷庆同僚的上书奏折全文,院中东侧有汉白玉碑石一块。

冷庆将军为维护清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光绪帝谕允为其修祠,彰显了封建统治者对武将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冷公祠的碑石四通被移入古莲池西北碑廊保存,这位直隶猛将的往昔只能到莲池的碑刻上去追忆。

1993年2月,冷公祠被保定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很可惜在2005年被开发商拆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