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
□郭振山
1975年1月,我高中毕业回村不久被任命为村团支部书记。当时的惯例是由团支部书记兼任村民兵连副连长,由于担任连长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年老有病,民兵连的日常工作实际上由我负全责。
之后不久,在肃宁县武装部当部长的本家哥郭汉臣回来过年,听说我当了民兵副连长后找到我,问我们有什么训练计划。我当时刚走出校门不久,对村里的各项工作还不适应,更别谈民兵连的训练工作了。郭汉臣一听就急了,对着我就是一番严厉的批评。
他说这哪行啊!民兵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是民,战时是兵,一旦战争起来,你怎么能拉着一支没有训练的队伍上前线呀!这不是拿着民兵们的生命开玩笑吗?他说完见我不知所措,又说:这样吧,今天晚上你把基干民兵召集到大队部集合,我来给你们上一课。
当晚我按照花名册刚把全村30多名基干民兵召集起来,一身军装的郭汉臣就到了。一见我们一盘散沙的样子,他十分生气,命令我们排队站好,然后站在阶台上从站姿开始进行队操训练,稍息、立正、举手、投足、踢腿、甩臂、跑步、正步,全幅标准的军人姿势。半小时后,看看大伙都累了,他便把我们集合到室内,教我们唱《民兵之歌》:“说打就打,说练就练,练一练手中抢刺刀手榴弹。瞄得准来投弹投得远,上起了刺刀叫他心胆寒。抓紧时间加油练,练好本领准备战。不打垮反动派不是好汉,打一个样儿叫他看一看。一二三四……”
大家都是年轻人,平时也没什么事,突然有人带领我们开展活动,大家热情都很高,不一会儿就都会唱了。第二天正是除夕,晚饭后大队的大喇叭里里突然传出郭汉臣的声音,要全大队的基干民兵10分钟内到大队部集合。听到广播后我匆匆赶到大队部,郭汉臣一边看着手表一边数着到达的人数。10分钟时间一到,他便不再等待,让我集合好已到的28人。他简单地说了下训练项目,即5公里越野跑,起点是大队部,出门沿大街向东,过东各堡、北河俩村后顺安望路北行至北河村北,沿机耕道西行经东各堡村北返回,全程大致5公里。提出几点要求和注意事项后,他便跑到队伍前头,让我下令起步,带着大家一路小跑而去。说真的,这是我大队民兵连成立以来在和平年代举行的第一次拉练,大家感到好奇的同时也尽着最大的努力保持队形。行进中郭汉臣不时地停下来为掉队者鼓劲,然后再紧跑几步回到领头的位置领跑。
此后,每天下午他便组织大家在村南五队场上进行踏步、正步、投弹、刺杀训练,晚饭过后带着我们跑5公里拉练,只有大年初一例外。不觉7天过去了,郭汉臣归队前一天来到我家,帮助我对全大队在册民兵进行了统一编排分班,将全大队97名民兵分成三个排,每个排又分成三个班,由参加训练的基干民兵分任班排干部,形成了符合战争要求的指挥体系。
这以后,我们大队的民兵训练一直坚持了下来,除日常训练外,每到初秋地里的庄稼相继成熟时,基干民兵便担负起护秋任务,冬天农闲时尤其是一进腊月便又担负起晚上巡逻、防火防盗、保护社员安全的任务,多次受到公社和县武装部的表彰。
5年后我上大学迁出户口,我的大队民兵副连长职务自然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