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天,记者问供暖

有冷有热,有抱怨更有笑意

2021年01月08日

不能出门写字,葛先生就在温暖的家中多看看书。

刘女士家室内温度始终在17℃。

□本报记者 耿静 宋文雅 霍若雯

6日开始,我市迎来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两天。天寒问供暖,为了解这个冬季小区居民的供暖现状,1月7日,记者兵分三路走进主城区居民家中,针对供暖情况开展随机调查,面对面聆听居民对供暖的真实声音。

镜头一:

西下关街76号院1号楼,

温度17℃

“请问一下屋里供暖温度怎样?”女主人刘女士坦率地说:“不好,你们自己进来感受一下。”

与女主人在交谈中了解到,今冬虽说是提前供暖,但与其他小区11月7、8日就来了暖气相比,西下关街76号院直到11月12日那天,暖气片才开始有些温乎气儿,之后的温度始终在17℃,晚上甚至只有16℃,因为家里有老人小孩,对于家里热不起来的她来说,也是非常焦急,在她看来,虽然她家在六楼,但房子并不把边,窗户也是双层玻璃,去年供暖季室内温度还曾达到20℃,今年怎么就不暖和?“我们就是想有人给管管,给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能让暖气热起来。”

自供暖开始,她因为供暖问题几次找到负责小区供暖的保定发投热力有限公司。“发投热力的也来人看了暖气,检查了一下说没有问题,哪里也没坏,做了个登记就走了。”刘女士苦笑道,发投公司来人检查时,正好赶上室外气温偏高,“天公作美”让家里的温度第一次上升到18℃,“后来天气越来越冷,温度始终就在17℃,再也没回到18℃。”刘女士穿着毛衣、保暖裤,上身还套着个羽绒坎肩。在她看来,回到家后脱下羽绒服只是因为干活不利索,到了晚上,她甚至会给老人、孩子的被窝里放上个暖宝取暖过夜。

临近中午,记者离开时,阳光照射刘女士家,室温显示17℃,暖气片热乎,但摸着不烫手。

镜头二:

Park湾7号楼,

温度22℃

走进郭先生家客厅,郭先生爱人说,家里是地暖,往年室内温度都在25℃左右,天气好的中午,家里还会开一会窗户透透气,一般回家后穿着秋衣秋裤就可以。

不过今年比往年略微低一点,估计是寒冬的原因。在阳面卧室,郭先生家的温度计显示在23℃。女主人说,从11月7、8日开始供暖起,小区微信群里反映暖气冷暖的话题就没断过,“有人说供暖还分高区和低区,同样一个单元的住户,我们楼层温度还不错,但是低楼层的住户家就说不暖和。”住在30层的郭先生家恰好在小区居民羡慕的“温暖层”。

不过,进入2021年,室外温度一下子偏低很多,郭先生家温度也有所下降,“大概降了一两度吧,尤其是1月6日晚上,外面大风呼呼的,我给自己加了一床压风被。”郭先生爱人说。

光脚踩在郭先生家地板砖上,记者能感受到脚底传上来的一丝丝暖意。当记者征求其对今年的供暖有哪些期望时,郭先生说,单就他家来说,觉得还算可以,能保持这样就好,也希望整个小区的居民家都能热乎起来。

镜头三:

报社竞秀小区2号楼,

温度16℃

上午10时,在报社竞秀小区杨先生家中,一进屋内,并未感受到供暖后应有的暖意。“你来摸摸,暖气也就是温乎,从来没有烫起来过。”杨先生告诉记者。记者逐一摸了摸卧室及客厅的暖气片,除入户的第一组暖气稍微热乎一点,其余暖气摸上去仅是温温的。

从11月初来暖气后,杨先生家就没有暖和起来过。天气好的时候,室内温度能到18℃左右,而这几天大风降温,室内温度也跟着降了下来。记者看到室内的温度表,最暖和的一间卧室温度仅为17.2℃,最冷的一间主卧还不到16℃。“现在是上午,屋里还暖和一点,半夜更冷了,感觉晚上睡觉时吸气儿都是凉的,所以也不敢在主卧睡觉了,没办法只能搬到了书房里睡。”杨先生告诉记者。

由于暖气不热,杨先生一家人都要穿着加棉加厚的法兰绒睡衣,在客厅看电视还要盖上被子。杨先生说,过去也反映过暖气不热,人家建议把窗户换成双层玻璃就好了,于是前年把所有窗户都换成了断桥铝材质,还特意改成了三层玻璃,然而室内温度仍然不达标。

连年暖气不热,杨先生也向大唐供热反映过,但每次来测温,正好能赶上艳阳高照气温回升的日子,且暖气也烧的热乎,室内温度恰好达到18℃,算是“刚刚合格”,不能算是有问题。“指望不上暖气,就盼着天气早日回暖吧,这样屋里也能暖和一点。”杨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镜头四:

世新园小区4号楼,

温度23℃

在世新园小区,说起家中的暖气,程大爷还是比较满意的,他告诉记者:“今年不错,家里挺暖和。”

程大爷介绍,自己家是11月8日左右统一给的暖气,刚供暖试水时暖气片不太热,后来就慢慢热起来了。“你摸摸,这暖气片都烫着呢。”程大爷说。

程大爷家中的一个老式水银温度计上显示,家中温度为23℃。据程大爷介绍,自供暖以来,自己家中的温度始终比较稳定,维持在23℃左右。家中的老人孩子都怕冷,这个温度不高不低,特别舒服。虽然这几天降温,但对家中温度影响并不大。“屋里的温度没什么明显变化,不过也能感觉一点凉意,以前穿一个薄绒睡衣正好,现在还要再加一件,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挺暖和的。”程大爷笑着说。

镜头五:

五四西路体委宿舍,

老人孩子宅家里——暖和

上午,五四西路体委宿舍,今年63岁的居民葛海军和他的老伴儿正在家中照看外孙和外孙女,两个孩子的欢笑声让温馨的家更显暖意融融。

因为户外气温骤降、寒风呼啸,经常出门去参加老年书画活动的葛先生,最近几天哪儿都没去。“家里的暖气温度一直挺不错的,没受什么天气的影响。”葛先生摸着暖气片说,小区接入大唐集中供暖两三年了,他感到很满意,因为在家时不用再穿厚厚的衣服了。

葛先生说:“没有接入集中供暖之前,都是我们小区自己烧锅炉,温度低不说,而且还不稳定。你看现在多好啊,别看外面冷,屋里暖和,老人和孩子在家都过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