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8日
□顾俊文
1970年,村里家家户户安装了简易扬声器,乡亲们都叫它纸喇叭,每天早晚各两个钟头的广播时间。别看这个纸喇叭不起眼,乡亲们每天可以从里面听到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还有本省本县的广播。我还从上面学会了京剧样板戏的不少唱段。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纸喇叭是我的最爱。
纸喇叭还有报时功能,5个长声后跟着一个短声,随后播音员的声音传来: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几点整。当时我上小学六年级,每周两节作文课,教语文的老师业务能力很强,一再强调写作文语句要精炼,不要啰里啰嗦也不要重复。有一天,我忽然觉得纸喇叭报时“刚才最后一响”的“刚才”二字有点别扭。这还用着你说吗?谁不知道它是最后一响呀!我突发奇想,不妨给有关部门去个信,建议去掉“刚才”二字。我怕拿不准,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很支持我,说这个建议很有道理,“刚才”二字确实没必要。老师还说,不管人家是否采纳这个建议,你只管提就是。我的建议首先被父母亲否定,说你一个小孩子知道啥!你才上了几天学就敢给人家提建议?弄不好揪你个错连我们都吃不了兜着走。几句话把我唬住了,赶紧打消了提建议的念头。
过了些日子,语文老师问我建议报上去了没有。我摇了摇头。怎么回事?老师问。我说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老师听了也摇摇头说,能有什么麻烦?有了麻烦你就把责任推到我身上。听老师如此一说,我又鼓起了提建议的勇气,当晚就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写了一封信,建议去掉“刚才”二字。老师看了看信,提起笔改了几个字,装到信封里,贴上邮票,让我交给邮递员。
转眼到了1971年,纸喇叭报时还是“刚才最后一响”。父母亲对我说,说你还不信,人家能听你的?你说改就改?然而,我始终觉得自己的建议没有错。当时语文老师已经调到外地,我给他去信说这件事情。老师说,你是正确的,我永远支持你。是不是你的信人家没有收到?老师的提醒使我当了真,说不定邮递员把信弄丢了。我又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写了封信,这次内容略有不同,进一步建议把“最后一响”也取消,只剩北京时间几点几点即可。写好信,我步行40里山路,亲自把信送到县邮局,看着邮局的人把信装上邮车才回家。
然而,又是好几年过去了,纸喇叭里报时仍然是“刚才最后一响”。我彻底泄气了,就又给语文老师去信。奇怪的是,一向支持我的老师这次居然没有回信。没有了老师的支持,我再也没有勇气写信了。
几十年后,有一天晚上我到同学家做客,偶尔打开他家的收音机,正好听到了报时。五长一短的声音过后,那个久违的声音说:北京时间20点整。天呐!没有了“刚才最后一响”,我高兴地差点跳起来。同学见我这般举动也懵了,说报个时间就把你乐成这个样子?我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他。同学说你也真够执着的,但我推测,人家改动并不是因为你的建议。这点我当然懂得,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改成了我曾经建议的样子,同样可喜可贺。
前段时间我去看望90岁高龄的语文老师,再次提到这件事情。老师说,后来没给你回信,是因为我相信你会坚持下去的,用不着再鼓励你。记住,不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