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9日
□王继颖
我的本命年遇上庚子年,以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经历注定不一般。总结即将过去的这一年,独属于我的关键词一个是“伤”一个是“书”。
庚子年来临前,亲人们给我送来红内衣、红外衣、红围巾,红光盈室,祝福暖心。
寒冷的早春,国内疫情最重时,全民宅家,城乡空巷,小区院内鲜有行人。公公晕倒,我和爱人开车带他去医院。不好意思惊扰邻居,我们俩一次次拼出九牛二虎之力,把肥胖的公公抬上抬下。我的左上臂受伤,一夜的酣眠被疼痛撕裂成几小段,疫情误了治疗,导致肌肉粘连。曾经活动自如的胳膊,不能上抬,不能后弯,穿脱上衣都不能自理。
从春到冬,耄耋之年的公婆磕磕撞撞,公公几次跌跤后因心率过快住院,婆婆又突发高烧,腿脚疼痛得厉害……随时随地的尽心扶持,如影随形的胳膊疼痛,让我在这一年远离了顺畅、优雅和从容,胳膊痛极时投了几次医,遵医嘱挤时间坚持康复锻炼,双手爬墙、吊单杠……
初夏时去医院骨科看胳膊,进了诊室,大夫见到我,微笑起身,快速取了消毒液,对着面前的座椅喷了又喷,再用消毒纸巾细细密密擦拭一遍,才满脸关切地请我坐下。这一暖心的细节打动了身边陪伴的爱人,这位大夫曾给婆婆治好了腿伤,我曾以自己写的书致谢。
少时爱上读书,一爱便是30年。于我而言,读书的佳境是作文,作文的佳境是著书。庚子年,我的散文集《爱上烟火遇见暖》和《感恩最小的露珠》先后问世,喜悦慰藉了伤痛。
战疫之年,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我以自己的书向他们及其家人致敬。我住的城,两位护士妹妹早春驰援武汉,一个妹妹的女儿思念担心妈妈,情绪低落得很。我网购了词典和自己往年出版的书,在扉页写上勉励的寄语,和看望孩子的老师一起,到小区门口给孩子送书。庚子年新出版的书,也托人捎给凯旋归来的两位妹妹。
年近8旬的老阿姨,庚子年前离开国外的儿女,独自回到距我家不远的社区,因为疫情滞留至今,社区干部无微不至的体贴照顾淡化了阿姨的寂寞之苦。盛夏时节,我心疼着年迈孤单的阿姨,感动于社区“临时儿女”的热心,打开几册自己的书,提笔留下祝福的字迹,迎着骄阳开车送出。
指导过我的报刊编辑,鼓励过我的亲人师友,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文学爱好者,素不相识的爱书人,但凡要书,一一送出,庚子年送出的书不下数百册。样书少得可怜,我从出版社,从当当、京东等,一次次买回来自己的书。
教师节,闺蜜风风火火给我送书。一摞塑封的新书,正是我所著。“知道你的书总不够送,你的粉丝特意派我来。可惜书店只剩这12本……”闺蜜的爱人节日前夕特意跑到新华书店,书架上我的新书悉数被他购回。支持我送人的新书,成了给我最特别的节日礼物。
庚子年,我微笑向人,不误社会和工作责任,到小区值班防控疫情,采访抗疫英雄,研读教材,阅读教学期刊,随时准备为同行答疑解惑,参与组织线上线下教学研讨,进学校调研,评选优质课,命制期末试题……
庚子年的两本书稿乃是多年积累。我永远相信,不负时光的热爱和坚持都是神奇的种子,辛苦种下去,总有一天会萌芽生根,开花结果。
庚子年秋,因为发表出版的那些文字,我有幸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这个本命年,这以战疫开端以战疫结尾的庚子年,我在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细节中收集点点滴滴的美好,一字一句一段一篇地种下去,期待牛年到来,疫情消散,伤痛远离,时光河流的两岸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再出新作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