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5日
本报讯(记者姚琳 孟丽 见习记者魏征辉)11月24日上午,市委召开第十三次县(市、区)委书记动态考核月点评会。市委书记党晓龙主持并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要求,全面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聚焦落实之本,突出落实之效,掌握落实之要,确保圆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确保推动京雄保一体化发展强势开局,确保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和“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上次月点评会涉及问题整改情况和10月份民生事项办理情况以及聚焦“新颜值”城市建设工作专题片。竞秀区、莲池区、徐水区、满城区、高新区作发言,清苑区、涞水县、易县作表态发言。
党晓龙对发言单位逐一点评。他指出,中心城区是城市化程度最高、服务产业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流动性最大的地区,是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重中之重。竞秀区、莲池区、徐水区、满城区、高新区、清苑区要担当作为、比学赶超,在经济体量大、产业体系全、创新资源丰富等方面发挥优势,扎实推动城市更新、中国古动物馆、环城水系、古城保护、南三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疗基地、服务支持驻保高校等重点任务,当好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领头雁。竞秀区要紧盯华侨城“未来创想城”一号工程,加快新经济产业集聚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商贸金融总部核心区同步建设,加快大激店一亩泉休闲旅游区建设提升和朝阳大街金融商贸区建设;要聚焦城市“新颜值”,推动原“西郊八大厂”退城搬迁,积极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出产业引领,发展楼宇经济和金融保险、数据服务等产业。莲池区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对标先进地区抓好古城保护利用工作;要抓紧推动深圳园、保定工业园等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好新设立莲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机遇,引进优质项目,优化产业布局;要围绕主导产业抓项目,加快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服务、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作用,加强老旧小区、棚户区、村改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徐水区要加强对长城、巨力等重点企业服务,强化领导包联,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要在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战新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都市农业这篇大文章。满城区要加大对造纸产业、都市农业发展和检验检测园区建设的服务力度,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特色产品叫响全国;要抓好绿色有机食品基地等项目建设,关注新建项目开工和入统,谋划好与主城区路网互联互通,提高财政收入增速。高新区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做大主导产业,用好“双碳”目标重大机遇,叫响“中国电谷、低碳保定”,推动智能电网加速落地、电力装备智造产业集群做大;要积极参与谋划高铁片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疗基地建设;要加强企业帮扶,制定用好扶持激励政策。清苑区在城市建设(民生事项)方面存在差距,要大力推进城区建设品质提升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精心谋划推动乡村振兴;要发展都市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重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易县在营商环境(改革开放)方面存在差距,要突出问题导向,全力整改提升;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国防科技工业等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项目落地转化率;要强化开发区建设,深化管理机构改革。涞水县在项目建设(园区)方面存在差距,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在传统产业提质扩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产业上加快谋划项目储备;要加强县城建设,抓紧谋划推进重点工程。党晓龙还围绕问题整改,通报项目建设(园区)、营商环境(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民生事项)考核排名,对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平安保定建设、深化改革工作进行通报或点评。
党晓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抓落实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对抓落实多次做出安排部署,提出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月点评机制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是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载体,是完善干部考核机制的创新举措。月点评机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就在于抓住了落实这一要害。当前,保定发展的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路径明了,“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全力推动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成为广泛共识,“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成为最强音,保定发展的关键在落实、根本在落实。
党晓龙强调,要聚焦落实之本,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精神、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保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以发展成效为党的创新理论提供实践支撑。学习贯彻过程中,一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准确完整地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二要常学常新、学深悟透,(下转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