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6日
□杜明骏
尽管很多小区里面的电梯口张贴着“电动车禁止上楼”的醒目标志,但人们还是时不时会碰到有人推着电动车挤进电梯里来,这种有禁不止的现象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说起来,早先这电动车上楼还算不上一个问题,那时候电动车数量不多,偶尔有那么一些人通过电梯把电动车弄到楼上去,其他人大多都能给予理解,看到电动车进电梯时还能默默给其腾出位置,以方便电动车的进出。然而随着电动车数量的激增和对电动车安全风险认识的提高,以及因为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带来的教训增多,电动车上楼就变成了大问题,大家对通过电梯把电动车弄上楼的做法就有些反感了。同时,有关管理和监督部门也出台了禁止电动车上楼的禁令,这些禁令的出台对消除由电动车引起的安全隐患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不过,眼下禁止电动车上楼的禁令所取得的效果却十分有限,很多电动车的主人依旧是我行我素,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监督管理的力量薄弱,让人面对电动车上楼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明知道电动车上楼不对,但为了避免纠纷还是强忍着。于是,禁令就形同一纸空文了。
那么,如何才能让禁令落到实处、如何让禁令的效果更加明显呢?《保定晚报》曾刊登的一篇文章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那篇标题为《近1500部公租房电梯用上了阻梯系统》的文章里所说的“阻梯系统”,对于“禁止电动车上楼”可谓是作用明显。据介绍,只要电动车被推进了电梯,电梯就不关门了。试想,如果电动车进入,电梯就不关门了,电动车哪能再通过电梯被弄到楼上去?
毋庸置疑,这种物理阻梯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尽管它还不可能百分之百解决电动车上楼问题,但有了这个“阻梯系统”,肯定会让电动车上楼不再像从前那么方便了,进而也会减少因电动车充电引起的风险隐患。既然有了这样一个“阻梯系统”,我们就应该尽快推而广之,让它赶紧普及下去,让它的作用能够惠及到我们身边,为居民的安全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