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6日
□柴汝新 柴一鸣
藻泳楼位于古莲花池中心洲中部,坐南朝北,与北岸的高芬阁相望,二层重檐歇山顶,高13米,两层都有回廊环护,前面有假山高耸,后面与左右有芳沼环绕。直隶总督方观承在《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藻泳楼》中描写道:“嘉木扶疏以映阶,灵石偎佹以延牖。当夫春波既演,凭高缀赏,自觉鱼鸟咸来亲人,咏在藻之雅篇,洵凫鷖之足乐也。”
楼名藻泳,是因为楼后南塘中的绿藻在水中漂游,十分惹人注目。乾隆皇帝《莲池杂咏》有云“藻漾波心致可凭”,这是写初春时节南塘中的藻泳。方观承《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藻泳楼》中又云“楼头动藻影”,这是写夏天楼头闪动的藻影。由此看来,楼名藻泳,贴近自然而令人感到亲切,它是莲池行宫十二景中唯一用植物来命名的建筑名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秋,英法德意四国联军侵入保定城,分区占据10个月之久,四处烧杀淫掠。古莲花池的主要建筑被焚烧殆尽,珍宝、文物被洗劫一空。光绪二十七年冬,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为了迎接从西安回銮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着手修建行宫及御苑。由于清政府不拨银两,地方财力不足,未能恢复原貌,藻泳楼二层建筑修建成藻泳轩一层建筑。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直隶保定各校的仁人志士在这里成立了联合会,古莲花池成为河北中部爱国人士宣传科学与民主、唤起民众思想觉悟的活动中心。1951年曾改称康乐厅,不久又复名藻泳厅。2005年,藻泳厅落架重修,恢复至二层。
藻泳楼二层正面中心悬挂匾“藻泳楼”,为楼名;一层匾“澄镜堂”,意为清澈如镜,为南塘和北塘之写照,亦有清廉为政的寓意。此二匾皆为直隶总督方观承书。
藻泳楼联为“乐嘉宾之至止,颂德音之孔昭,旨酒吹笙,池馆斯盛;萃麟凤于文苑,征杞梓于儒林,弦歌诗诵,山川其灵。”意思是为尊贵的客人有了极好的住处而高兴,而他们受体恤颂恩诏之情很明显,彼此美酒笙歌,感觉此处风景美盛。
聚集起出众的人才于文化荟萃之地,把优秀者征召到读书人的群体中,大家弦歌吟诵,慨叹山川多么神妙,此联语描述在莲池书院和总督署宾馆建成后,学生和使臣在园中各自活动的情景和他们由衷的互相赞美之声。上联写使臣,他们得到最好的招待,旨酒吹笙,美盛之极,下联写学生们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到此处,弦歌诗诵,尽显此园山水的神妙。
藻泳楼今辟为茶社,供前来观赏的游客喝茶休憩用。2006年,电视剧《秋海棠》剧组曾在此楼内取景。楼前有一对铁狮子,摆放位置迥异,显示女性地位之重要;迎面是一座太湖石假山,山前置一麻姑献寿石雕,为曲阳石雕之精品。
这正是:“楼头动藻影,植物因命名。喜鹊柳枝鸣,湖水澄如镜。学联指挥部,德赛民众醒。茶香诱宾朋,麻姑笑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