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诗吟尽余欢

——读苏宗印诗集《吟啸行》

2022年04月14日

□郭振山

《吟啸行》是保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苏宗印教授的一本个人诗词集,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印行,精选了作者自1972年5月至2012年9月40年间的诗词130首,是最能体现作者近体诗与词创作水平的个人诗词专辑。

作为“文革”期间的工农兵大学生,苏宗印自小喜爱诗词,平时心血来潮也模仿着写些顺口溜一类的诗。这些诗虽不讲究格律和平仄,也称不上完美,但却启发了作者的心智,把他引向了一条终生与诗词为伴的执着的人生路。

无论职位怎么转换,苏宗印对诗词的热爱与执着没有丝毫减弱。业余时间辛勤笔耕,把别人打牌聊天的时间全用在读诗与写诗上。因此他的诗题材广阔、内容充实、主旨鲜明,其中不乏精品,很值得初学写诗者品赏与借鉴。

《吟啸行》收录的诗词以记游诗居多,这也正与书名相贴合,书中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就是行与吟。古人早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成就大业的名言,告诫后人一切成就都是从脚下始、从读书来。苏宗印对此深有感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走出去体验生活、认识社会、探幽揽胜。每到一地他就以诗的形式把见闻感触记下来,久而久之集腋成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名闻天下第一桥,阅尽沧桑貌更娇。新月两湾分水镜,长虹百丈映云霄。洞藏北岳千重秀,路畅南疆万里遥。何事大师人默默,盛名仙绩世昭昭。”这首标题为《赵州桥》的七律,读之使人在顿生世事沧桑之感的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勤劳智慧的祖先产生发自心底的由衷敬佩。这就是诗的作用。

其他如“南眺潇湘北望山,登楼一步一层天。忧先乐后公仆志,荣辱穷达心淡然。”(《登岳阳楼》)“头上星光耀眼明,城中灯亮赛龙宫。天空地面浑一体,玉帝难分星和灯。”(《夜晚重登泰山》)“万丈天梯挂碧霄,华山自古路一条。爬过千幢奇险处,五峰顶上任逍遥。”(《爬千尺幢》)等,作者都是以鲜明的意象、宏阔的意境震撼读者,让他们随着作者勾画的景物、营造的意境而歌而呼,而叹而泣。

《吟啸行》所收录的诗词,不管是短小精悍的绝句还是慢调长词,作者都能联系所咏事物的外在特征与内涵,通过咏赞一种事物、塑造一个形象、表达一种情感,突出一个主题并且使物与形、物与情自然转化,丝毫不露斧凿之痕,给人以自然天成的感觉。“秦淮景美夜披霞,往日青楼变店家。对岸依然歌伴舞,飞来不是后庭花。” 这首标题为《夜游南京秦淮河》的七绝,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一幅商欢民乐、歌舞升平的秦淮河夜景。

由于苏宗印经过多个岗位和职务的历练,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知识,因此他的诗能表现多方面的社会现实,语句凝练,主旨鲜明,诗风厚重沉雄,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