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麻

2022年06月24日

□刘逸仙

青麻是一种农作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广为种植,其杆似竹,叶大如荷,故曰青麻。

现在的年轻人多半没见过麻,不过,关于麻的诗句大概很多人都读过,比如“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等等。至于一些民间俗语,比如“麻绳拴豆腐——不能提”“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常常提起。曾几何时,麻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

记得我小时候,生产队年年种麻。春天播种,出土碧绿,夏天尚未结束,麻就完全成熟了。用镰刀贴着地面一棵棵割下,斩去麻头,捆成捆,闷到水塘里沤上十天半月,待水中泛起黑色的波纹,捞起来,拖到大树下开始剥麻。

麻的表皮剥下来又污又脏,臭不可闻,拿到水塘里摆几下,漂洗干净,晾在树枝上或绳子上,晒干后就成了洁白的麻。至于表皮包着的麻秆,又软又脆,当工具打不了狼,烧火当不了柴,的确无啥用处。

我想,世间万物都有习性,大概所有的营养都被麻的表皮吸收了,所以麻才坚韧结实。

麻的用途很广,那时候,人们日常用的绳子除了少数是用草搓的,其它如拴牛的、拴羊的、挑担子的、绑东西的,几乎都是用这种麻搓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母亲经常用一个大棒子骨把搓好的麻绳一遍遍勒均匀,用来纳鞋底,麻绳纳的鞋底非常结实。

麻浑身是宝,即使变成了“一团乱麻”,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麻刀”。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家里建房,父亲曾让我到供销社买回一堆麻刀,脏乱无比。可是,把它放入石灰浆中,用铁锹反复和匀,再来抹墙,墙面就不会开裂,很受农民欢迎。

生产队解散以后,没有人种麻了。人们日常用的绳子换成了塑料的、尼龙的、铁丝的,早就没人用手工做鞋了,纳鞋底上鞋帮用的麻绳自然不见了踪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土坯房渐渐消失,青砖房、楼房拔地而起。地上铺的是地板砖,墙上抹白水泥或者贴瓷砖,麻刀也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