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保定的奇人逸事

——读谈歌《人间笔记2》

2023年05月11日

□佛刘

能得到作家的赠书是很难得的,而得到名作家的赠书就更难得。因为某个机缘,我有幸得到谈歌亲自签名的《人间笔记2》,如获至宝。

《人间笔记2》是河北名家谈歌的一本小说集,里面涵盖了谈歌2010年之前的30篇精品小说,应该说是一本很厚重的小说集。谈歌以长、中篇小说名世,尤其是他工业题材的小说,可以说风靡当年。无论《大厂》还是《年底》,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力作。与这些小说不同的是,《人间笔记2》是另一种风格的小说集,这便是谈歌的笔记体小说。

谈歌的笔记体小说不仅取得了成功,而且颇有影响,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在《人间笔记2》这本书中,谈歌以保定为地域范围,着力描写了那些动荡年代包含于平民生活之中的奇人逸事。这些故事就像是一幅幅保定过往的生活画卷,将我们带到了那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年代。

我很喜欢这本小说集的语言。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成功了,小说便成功了一半。《人间笔记2》中的小说均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开篇便把读者拉进作家营造的特定氛围当中,仿佛那些人和那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叙事方式类似于《故事会》那样的风格,但又不俗不俚,用谈歌自己的话说,其语言风格更应该是中国味道的,其故事内容也应该是中国读者喜欢的那种大开大合式的,其故事的构成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学那种白描式的。谈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读其中的每一篇小说,你都会被他那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所吸引,使人不忍释卷,这便是谈歌的功力所在。

我很佩服谈歌构思小说的机巧,用他的话说:小说必须“冲”起来。所谓的“冲”,便是曲折和悬念,顺着人物发展的轨迹,情节一环套着一环,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与其说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必然,不如说是作家的慧心使然。《张子和》中的张子和,从一个孤儿到成家立业,再从一个勤务兵到参谋长,人物的每一次命运转折都牵动着读者的神经,读完只有两个字:佩服。

在谈歌的笔记体小说里,他刻画的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义气,用现在的话说叫正能量。《绝印》中的罗光春,宁肯自己掉头,也要救下反对袁世凯的孙越强,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过是朋友,可是罗光春却愿以身救友,就不只是义字当先了,也是看清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小说的主旨就厚重了。《保姆张秀梅》中的张秀梅、《梁宝生》中的梁宝生、《天香酱菜》中的赵广林、《贺梁红梅》中的梁红梅,无不是这样义气当先的人物,这些人物组成了这部小说集的主旋律,也构成了保定这一块热土的燕赵风骨。

在这些小说中,谈歌还采用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角度,往往把自己置身于故事的发展当中,好像那些故事是作家亲身经历了一样,而在故事当中偶尔穿插的一两句“评语”似乎又是在导读。每个小说结尾处的说白又让人怀疑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这也许就是作家的高明之处,亦真亦幻,非假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