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1日
□郭振山
近年来,在戏剧界人士的推动和教育部门的配合下,我市在部分中小学开展戏曲教育,吸引着众多孩子积极参与。在探索学校知识传授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推动学生智商情商开发和教育创新,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很值得在全市中小学推广。
戏曲是一门融音乐、舞蹈、美术、诗词、故事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戏曲表演包括唱、念、打、做等多种动作,每种动作都需要一定的艺术技巧。而戏曲教育更涉及声乐、器乐、朗读、舞美、体育、文学等多种学科,适当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戏曲知识及表演技巧,对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全面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从心理生理发育上讲,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健时期,可塑性极强。在对其进行文化教育和课堂知识传授的同时,适当插入一些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戏曲艺术教育,使之与课堂知识融汇贯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心理生理健康发育。
同时,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表演艺术家们在现场进行讲解传授,使中小学生了解不同剧种在唱腔设计、表演方法、伴奏乐器等的不同要求,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认识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以及中国戏曲对世界戏剧发展的推动和影响,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对戏曲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扩大戏曲的影响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戏曲进校园不失为一步从孩子抓起,引导中小学生投身弘扬戏曲艺术实践,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戏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