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做错了什么?该不该罚?

火遍全国却被抓,“卖崽青蛙”如何才能安家?

2023年05月20日

网红青蛙吸引了不少粉丝。

“蛙蛙”无奈当场褪去“蛙皮”。

#网红卖崽青蛙上海落网#冲上热搜。

“卖崽青蛙”在各地慢慢成为网红。

身穿青蛙服,手里提着一群“小青蛙”,脖子上挂着收款二维码,活跃在多地大街小巷……最近“卖崽青蛙”火遍网络,成为“全网都在偶遇的网红青蛙”。因为造型可爱,活泼有趣,他们受到绝大多数人喜欢,然而,不少网红青蛙也遭到了驱赶。

被城管拦截当场褪“蛙皮”

近日,一只“蛙蛙”被城管拦截,还无奈当场褪去了“蛙皮”。相关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大量讨论,#网红卖崽青蛙上海落网#冲上热搜。

视频里,只见城管严肃地对着穿青蛙人偶服的人说:“把衣服脱掉,把收款码放在口袋里,每天都在这里,像什么东西!”

此前也有“青蛙”被罚。今年4月,浙江宁波海曙区交警正在路口执勤,发现有人穿着“网红蛙”的人偶服骑着电动自行车出行,交警将其拦下,发现骑车的是一名男子,没有佩戴安全头盔。于是,交警对其违法行为处以20元罚款的处罚。之后,男子在交警教育下,将头套摘下,佩戴好安全头盔后骑着电动自行车离开。

3月6日,浙江杭州一只“卖崽青蛙”被城管抓住,城管让其“面壁思过”。

被要求脱掉青蛙服、收起收款码的小商贩看起来非常落寞,这引发了人们的同情心。一段时间以来,“卖崽青蛙”在各地慢慢成为网红,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卖玩偶的小商贩。在有些平台,很多人在街头上卖玩偶的同时也会和短视频相结合,记录自己走街串巷的日常,这种线上线下的互动让他们人气大增。

“卖崽青蛙”违法吗?

网红“卖崽青蛙”到底做错了什么?5月12日,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回应,“卖崽青蛙”实际还是在兜售玩具。

“根据去年12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个人和单位禁止擅自在公共场所设摊经营、兜售物品。但是允许区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划定特定区域,在这里规定业态、规定时段,从事一些设摊经营的活动。像这种行为,就属于擅自兜售物品的行为。所以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实际上对行人、对环境也是种干扰。”

不过徐志虎局长也表示,对于“卖崽青蛙“这样的情况,一般还是会采取审慎监管、柔性执法。

“这些新业态对社会影响比较小的这种违法行为,我们一般还是提倡采取教育、约谈警告的办法来解决。如果前期整改了,没有造成很坏的后果,那么基本我们还是提倡免于处罚。”

徐志虎强调,放开不是无序放开,在守护城市“烟火气”同时,要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新业态经济模式的治理水平,提升城市服务能级。

“小青蛙”带给我们大思考

“卖崽青蛙”的可爱形象,带给我们的除了趣味,还有一丝心疼和温暖。隔着厚厚的玩偶外套,我们也不难感受到“卖崽青蛙”的努力。也正因此,众多网友才认为“卖崽青蛙”行为虽然有不合规之处但希望不予处罚,无序的售卖行为确实会给社会治理带来困难和负面影响,但也要视其程度具体而论。

如何在确保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守护更多人的生计利益,让执法更柔和更温情更人性化,这只“小青蛙”带给我们大思考。

来源:央视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等微信公众号

网友:“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网红蛙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我也想试试。

不是为了生存,谁愿意大热天穿成这样卖这几块钱的玩具。

天气越来越热了,人家只是想卖个青蛙,我们的城市应该多些包容。

我没觉得干扰谁,他穿梭在各个街道反而给陌生的人群添了一份乐趣。

蛙蛙被罚心疼又好笑,但城市管理也有法规,可爱的“外表”下也要有守法的心。

不妨划定区域,让“卖崽青蛙”安心“卖崽”,不再担心被处罚、被驱赶,这样不就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