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7日
1939年春,周恩来与新四军军长叶挺(右),政委、副军长项英(左)合影。
叶挺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留影。
新四军军长叶挺。
□马永祥 袁宏伟 王腾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叶挺的一生辉煌而又坎坷。他驰骋疆场,威名远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铁将军”之称号。另一方面,他又是胸怀大略的革命家,为了追求真理,历经挫折,横遭通缉,蒙冤受难,饱尝逃亡、离散、压抑之苦,并被反动派打入牢房,在“六面碰壁”中备受煎熬,获释后又遭空难。
叶挺(1896—1946年),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善于栽培果树,全家人靠经营果园和租田种植水稻维持生活。叶挺性情忠厚,自幼热爱劳动。他7岁入学读书,后来在进步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民主革命战士邹容和章太炎的著作,对于这些革命先驱者和他们提出的反封建、革新政治主张十分敬仰。他还特别崇拜中国历史上热爱祖国、反对异族侵略的民族英雄岳飞和文天祥,喜欢背诵他们的诗词。
1911年春天,叶挺考入惠州府立中等蚕业学校。那时适值辛亥革命高潮,4月,广州爆发黄花岗起义,惠州的革命党也很活跃。叶挺为了表示反对清朝统治、拥护民主共和,毅然剪掉作为清朝臣民标志的辫子,因而遭到反动政府镇压,被捕入狱。不久,学校将他保释出来,但对他提出诸多约束,他不愿接受,遂转到惠州中学就读。这一年的10月,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王朝,辛亥革命宣告胜利。在革命潮流的鼓舞下,叶挺拒绝亲属要他结婚过日子的安排,离开家乡,到广州考入陆军小学。
在强兵富国思想的影响下,叶挺对军事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勤奋地学习数学、德语和军事知识,并与同学纵谈古今英雄,以未来国家主人翁自任。1914年底,他以优等成绩结束了陆军小学的学业,被保送到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深造。在预校的两年中,他除了刻苦学习各门专业的课程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进步书刊,探索革命真理,并投身群众革命活动,站在反对袁世凯卖国求荣斗争的前列。
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他认为《新青年》是“黑室明灯”“欲障此狂波,拯斯溺世”。他曾给这家杂志写信,述说“吾辈青年,坐沉沉黑狱中”的困惑心境,提出“振污世,起衰弱”的良方在于“觉悟”。还说自己现已有觉悟,立志“向圣贤路上鞭策”。
1916年年末,叶挺在武昌修完预备学校的课程,翌年春天继续北上,升入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官学校。
到校报到以后,教务部门把本期——第六期设置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等5个专科公布出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志向选修一科。事关重大,叶挺便和同时升学的广东同乡邓演达、李振球、罗梓材一起慎重切磋、商量选择专科问题。
李振球认为,步兵和炮兵是核心兵种,主要的战斗任务要靠这两个兵种最后完成,因此他主张学步兵和炮兵。叶挺认为选修工兵将会比选修步兵、炮兵更好些,因为能够学到物理、化学、工程建筑、桥梁架设、实用爆破等更多门类的科技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在军界带兵打仗,将来转向社会搞“实业救国”、参加经济建设也会大有裨益。
罗梓材认为,工兵科课程设置虽是广博,但就其兵种来说,数量较少,作用有限,只不过是一支辅助力量,就算是当了工兵司令,也难于获得机会领兵作战大显身手。
叶挺说,以我们学过的各项军事知识来看,要做一个初级军官应是足够用了,以此为基础在实战中掌握步炮协同的驾驭能力是可以预期的。我考虑的是,我们应当珍惜年华,多学一些知识。
邓演达在这4个人中较为年长。不管讨论什么问题,他都是先听听“弟弟”们的意见,然后再做评判。他听了各家之说,给叶挺投了赞成票。他说,当今的形势是军阀称雄,拥兵自重。要完成民主革命,必须依靠革命武装。我们既然有志于学习军事,就应该选择难度最大、知识最广的专业来学。我不认为学了工兵就不能再指挥步兵、炮兵了,这要看自己的努力,事在人为。学了工兵还可以参加国家建设,这个考虑也是好的。
李振球听到邓演达也主张学工兵,便和他们一起选了工兵专科,罗梓材则选了步兵科。这4位同学后来都成了将军。
学生们未入本科之前先入入伍生队学习。叶挺等三个人编在入伍队工兵连。入伍生首先学的科目是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下士等士兵一级的基础训练,摸爬滚打,样样俱全。半年入伍生训练结束之后,他正式进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学习。正课教官多数是留学日本的士官学校毕业生,他们教的训练科目内容丰富,课时较长,纪律要求也很严格。许多同学都觉得从早到晚,从课堂到野外,既要听课又要演练,时间紧迫,连轴打转,人人都弄得腰腿疼痛,疲劳不堪。
叶挺对战术、筑城、爆破、地形学等课程兴味很浓,尤其对胜败攸关的战术课更是学得入了迷。他为了研究某个战术问题,晚上熄灯就寝之后还要一个人钻进课室,查阅各种战例。他对于锻炼学生指挥能力的沙盘战术作业表现得更为积极。许多同学都害怕对教官出的“情况”处置不好会当众出丑,叶挺却是不同,他主动要求做指挥官,沉着大胆地处置各种情况,在多次沙盘作业课和作为选手代表工兵连参加沙盘擂台比赛时,都以兵力调用适当、战机选择适时、攻防战术运用娴熟、富于创造而被评为驾驭能力的优胜者。
1919年,叶挺保定军校毕业后开始了他军事救国的革命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少将团长、八一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军总司令、新四军中将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