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第一街”的梦幻之夜

2024年03月15日

帅帅 摄

□张梅

不逛西大街,枉来保定府。

如果是晚上,在这里走走逛逛,一步一景的光影透过夜色的包裹迎面扑过来,每根发丝都被唤醒了,古城的千年时光刹那间将我们的心照亮,带着我们在壮阔的历史长河里感受古城的厚重和浪漫。

西大街处于保定市中心,长约850米,横卧于莲池大街和恒祥大街之间,交通便利。这条街以东是东大街,两街首尾衔接,连成一线。有趣的是,这两条街道正好处于古城内的海拔最高处,就像一条龙脊一样贯穿东西。如果顺着莲池大街由北往南行,到东风路就不远了,开始一路缓缓爬坡,到了最高处,就到了西大街的东头,继续沿莲池大街前行就得下坡了。

资料显示,历史上的西大街建于宋淳化年间,因位于城区西部,是通往西城门的主干街道,故称西大街。历经宋元明清和近现代,千余年的时光里,它曾是保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集军政衙署、商贾金融、文化教育、民居建筑于一街,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和祠宇遍布,故有“北方名街”“直隶第一街”之称。保定的历史文化名片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大慈阁都分布于此街两旁。西大街丰富的文化遗产是留给世人永久的精神财富。

一条老街,一城记忆。

漫步街头,各种灯光秀把街道打扮得旖旎多姿。一会儿,地上出现了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古莲花池的夏天出现了,在轻轻摇曳的绿色荷叶间,一株亭亭玉立的粉色荷花翩翩起舞,几条金鱼扭着身子,你追我赶,在花下嬉戏,一会儿又似乎朝着人群的方向游来。有人叫着喊着,抬头看,原来是房顶的灯在作怪,是它在不停地变幻地上的图案。

在两侧灯光的辉映下,大青石路面高低不平的纹理显现出自然古朴的质感,和两侧的房屋融为一体,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古朴华美。街上的房屋多是两层楼高,墙面采用清水青砖砌筑,有的含西洋风格壁柱、半圆窗拱券等,墙面雕饰精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古建筑画廊,也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完好的具有明清、民国时期风貌特色的历史街区。

看挂在两侧建筑上的牌匾,除了外在的形式美,背后蕴藏的故事更令人着迷。“万宝堂”药店由李鸿章题名,“直隶书局”由刘春霖题名,“稻香村”食品店由张诗言题名,“德昌茶庄”由直隶总督方观承题名……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西大街也记载着很多光荣。西段路北的贤良祠曾是1926年成立的中共保定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驻地,中段路北的协生印书局是革命先烈张培植为党印刷革命进步书刊的场所,被称为“北方人民出版社”。

历史之外是当下热气腾腾的人间。一批来自保定四面八方极具特色的民俗、非遗、特产在这里落地生根,大宋定瓷、泥禅坊、书法美术馆、童年回忆馆等惊艳了我们的眼睛,驴肉火烧、直隶安家罩饼、大碗茶、何记糖葫芦、刘伶醉、太行山枣杠子酒、棉花糖等让我们大饱口福,咿呀唱响的保定戏曲老调、韵味深长的古筝弹奏、音响里传出的现代流行歌曲让我们一饱耳福,在图书馆、博物馆还可以享受一场精神文化盛宴。不论是华发老者,还是稚幼孩童,或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徜徉其间,都可以擦出心灵的火花,产生穿越时空的盛大体验。

就这样在街上行走,突然,前面一层楼高的头顶上出现了一片五彩斑斓的灯笼星空,夹在两排建筑之间,在一个平面上晶莹透亮地向前铺展着,大灯笼的上面还有繁星一样的小灯点缀,走在下面犹如梦幻一般。在这繁华的灯笼尽头,一棵大树上挂满了花灯,一阵风吹来,像满树繁花摇曳。

元宵节刚过,此情此景,正是应了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