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5日
□河北大学 顾乃武 邯郸市博物馆 艾换平(隋唐五代时期章节撰稿人)
1、晋王李存勖败契丹于望都
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龙德元年(921年)十一月,耶律阿保机率部再次南下,连下檀、顺、安远、三河、良乡、涿州等地。听说定州一带“美女如云,金帛如山”,便南下遂城、满城,很快过清苑、下望都,直抵定州。王都告急于晋,晋王李存勖自镇州率亲兵5000人援救,并派神武将军王思同将兵戍狼牙山以拒契丹。次年正月,契丹人在定州南部受到李存勖的阻击,战于沙河桥下,契丹兵大部被杀或被淹死,契丹主的儿子还做了俘虏,余部退守望都,李存勖军又大败之,一直追赶至易县。又会大雪弥旬,平地数尺,契丹人马无食,死者相望于道。余部在耶律阿保机带领下将抢掠的东西全部丢弃,狼狈逃回塞外。李存勖追至幽州而罢。
2、契丹再扰易定
契丹人虽然失败,但第一次深入保定一带让他们开了眼界。一年后,耶律阿保机趁李存勖集中精力南攻后梁的当口又偷偷向南奔来。经幽州,至易州,一直打到定州。未及交战,耶律阿保机就带着抢来的东西逃回塞外。赶走了契丹人,又灭了后梁,李存勖害怕再有变故,于后唐同光六年(923年)四月宣布建立后唐,想以此绝了契丹南侵之念。不过沙陀族人的建国不仅没能阻止契丹南侵的渴望,反倒激发了他们与沙陀人一争高低的决心。同光二年正月,契丹发兵南下,三月攻下新城县,八月下易县、定州。同光四年,沙陀的李存勖和契丹的耶律阿保机这两个老对手先后去世。同年四月,李存勖的儿子李嗣渊即位,为后唐明宗。七月,耶律阿保机次子耶律德光即位,是为契丹太宗。
3、契丹兵败曲阳定州
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后唐定州义武节度使王都阴谋叛乱,欲复藩镇故事,实行世袭,自除刺史以下官吏,不输贡赋,不受征发。后唐明宗遣削夺王都官爵,遣王晏球发兵会讨定州,王都见形势紧迫,以重贿向耶律德光求援。耶律德光闻讯,觉得将来进攻中原时可以利用王都,便于同年五月派兵5000相救,与后唐军战于曲阳东,兵败。七月,契丹又发骑兵7000到定州。两军交战数日,王都和契丹军又败退,后唐军围之,生擒契丹首领50余人,斩俘不可胜数,余兵北遁。次年二月,定州都指挥使马让能投降,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后唐军进城,王都及全家自焚,城内2000多契丹兵全部被俘。王都一死,耶律德光失望,一时绝了南犯之念,保定地区保持了一段相对安定的局面。
4、晋辽泰州争夺战
后晋石敬瑭割让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寰、朔、应、蔚等16州给契丹,每岁贡帛30万匹。石敬瑭割让燕云16州后,易、定、深、沧4州成为与契丹接壤的前沿地区,给保定地区造成了长久的危害。石敬瑭割燕云16州贿契丹,但契丹并不满足已得领土,仍不断南侵。泰州(今满城区)为晋国北边重镇,屡遭侵犯。晋出帝石重贵开运元年(944年)正月,契丹军攻陷泰州,三月,晋将马全节克复泰州。十二月,契丹军大举南下,泰州复失。开运二年(945年)正月,晋出帝北上亲征。辽军在各地军民的打击下北归。
5、契丹败于白团卫村
三月九日,晋将杜重威等诸军集结于定州,十四日北攻。辽泰州刺史晋廷谦举城降。十八日晋军取满城,并克遂城。后晋军不断向北挺进,耶律德光带8万余骑自古北口南下,决心拼一死战。后晋军闻讯慌忙南撤,刚撤至阳城(今清苑区阳城镇)的白团卫村,被契丹兵追上团团围住。后晋军连忙安下营寨,插好鹿角,准备坚守。无奈当天晚上东北风大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黎明时分风势更甚。耶律德光命军士下马,拔掉鹿角,手持短兵杀将过去。又命顺风放火,火烧晋营。这时后晋军个个摩拳擦掌,要求反击,并不顾将帅阻止即主动出营反击,喊杀之声震天动地。是时正值黑夜,契丹军措手不及,纷纷败退,丢掉马匹、铠甲、兵器无数。
开运三年八月,耶律德光又率军南下,攻涿州,扰定州,先败后胜。十二月,京都汴梁失陷,后晋亡。契丹的这次入侵历时三年,主要战场均在河北中部保定一带,契丹的掠夺、残杀和后晋的征敛使保定人民遭受双重灾难。在三次战争中,前两次契丹均遭失败,尤其是白团卫村之战,契丹兵大败,耶律德光仓皇北逃。回撤途中,耶律德光恼羞成怒,沿途大开杀戒,对定州、泰州、易州沿途百姓进行屠杀和抢掠,一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五)周世宗北伐收复三关三州
后周建立之后,兴兵北伐,收复幽燕,是根本国策。在后周南征取得预期的胜利之后,周世宗并未乘势渡江消灭南唐,而是集中兵力北伐。显德六年(959年)四月,周世宗下诏亲征,收复北方失地。令孙行友守定州西山路,韩通等率水陆军先发。韩通自沧州(沧州市东南)治水道入辽国境,在乾宁军(沧州市西100里)筑栅,修治水道,通瀛、莫二州。周世宗乘船到独流口(固安县境),西行到益津关,辽守将降。赵匡胤军到瓦桥关,辽守将降。周世宗入瓦桥关,辽莫州刺史、瀛州刺史相继来降。孙行友也取得易州,杀辽易州刺史。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