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30日
□王淑英
娘戴上老花镜,踮着脚从立柜顶上拿下一个八角壳,那可是她的籽种百宝箱,里面盛的是一年四季各种菜籽、瓜籽、花籽。她用食指在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纸包中扒拉一通,用三个指尖小心捏出一个小纸包,那纸是从月份牌上撕下来的。打开小纸包,娘看了看日历上的日期,又把纸包凑到鼻子下闻了闻,对自己嘀咕说,这白菜籽是陈的,隔了一年了,不好出苗,得提前一天种。
我显着很内行地说,不是头伏萝卜二伏菜吗?二伏种上就行了呗。
娘剜了我一眼。原来,我们这里种大白菜都遵守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立秋这天种白菜。据说,种早了,长大后烂根;种晚了,菜心长得不紧实。
谁也不愿意腻腻歪歪吃一冬一春的老白菜帮子不是?所以,老规矩不敢破。
“后天立秋,给你姐姐打电话,明天让她来帮我种白菜。”
“不就是种两垄菜吗,这点小事不用叫人,有我呢。”
娘又剜我一眼:“你?念书还行,要论种地,‘菜包子’一个。”
我嘟着嘴拿出手机给姐姐打电话,先习惯性地看看天气预报。不好,明天的天气图标是一团云朵下4个小雨点。
我举着手机把明天有雨的事告诉娘,她怀疑地看看手机,又出门去看天。天上米粒大小的云都没有,太阳比院里的熟气花还灿烂。
其实,娘以前因为下连雨错过了种白菜的好时机。从那以后,她有点猜不透老天爷的脸色。
我说,就今天种吧,前天刚下过雨,地干湿正好。明天要是再下雨的话,地就成了烂泥了,可能好几天都种不了,我可不愿老吃菜帮子。
娘犹豫一会儿拿定了主意,种!
我和姐姐用铁锹把地翻了一遍,把沤好的大粪翻到地下。娘说,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姐姐先用铁耙把地弄平整,再拿小镐轻轻划开一道道细沟。娘怕我们把菜籽捋亏了,亲自上阵,掂量,斟酌,计算,菜籽从她的指缝间不多不少地筛下。我跟在娘的身后,负责在菜籽上撒上一层细沙,顺带用脚把垄沟摊平。娘解释说,沙子重,能把菜籽压住,虫子就叼不走了。
种完了,活儿还没完。姐姐擗回来一抱玉米叶,三三两两盖在菜垄上。这是干吗?我又懵了。
你不是说明天有雨吗?要是下大雨,时间长了,雨点会把菜籽拍出来的。就是不下雨,玉米叶还能给地保湿,过几天出苗后拿走就行了。
种个白菜还这么多学问,怪不得娘不放心我这个“菜包子”呢。
立秋过后的第二天,我掀开玉米叶,嫩黄嫩绿的白菜芽高高低低地拱出了地面。在娘的指挥下,我提来一小桶水,用瓢在小芽芽根部轻轻点上适量的水。
芽都出来了怎么还浇水呢?再说,地还潮乎着呢。我依然不懂。
娘说,咱们种完后没浇水,下雨的时候又盖着玉米叶,这垄上的土没见着水,小白菜的根还悬着空呢。浇点水,苗和土就贴实了。要不,太阳一出来,半天就能把小苗晒干。别以为小白菜伸胳膊蹬腿不用管自己就能长大,后期管理道道儿还多着呢,好好跟着学吧你。
学,好好学,我争取把“菜包子”变成“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