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室光环境 照亮学生前行路

2025年10月18日

□戴先任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教室采光和照明提出了卫生要求,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将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于他们的视力健康。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一直高居不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体育锻炼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长等。还有一个因素则容易被忽略:青少年在教室等室内环境下的“光环境健康”。实际上,环境因素对近视眼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如电子屏幕、不良光线、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间太长等,都是不良的用眼环境或习惯。

教室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场所,如果教室采光照明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学生在不合格采光照明环境中学习时,就容易产生视疲劳,增加近视发生风险。此次《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教室采光和照明提出了卫生要求,新增多项关键指标要求,包括采光均匀度、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等,有利于改善教室光环境。

除了要明确与完善相关标准,还要根据相关标准对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让标准落到实处。教育部门、学校要真正重视学生的“光环境健康”,改善孩子们的用眼环境,让教室能够真正“亮”起来。同时,要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重视体育教育;家长要多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在家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等。

要遏制青少年近视率高发势头,需要综合施治、久久为功。希望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健康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