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保定晚报讯(记者郝子帅 通讯员郝长鸿)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相辅相成,施工工地作为城市更新的“主战场”,其扬尘与噪音治理是守护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环节。近日,市执法局执法监察三科聚焦工地环保核心问题,以“扬尘+噪音”双管控为重点,通过常态化、精准化监管,推动工地规范施工,为辖区居民筑起一道“静音防尘”的生活屏障。
精准控噪,守护居民“安静权”。施工噪音是居民区周边群众的“心头扰”,尤其在午休、夜间等休息时段,高频噪音易干扰居民睡眠、影响生活质量。为切实保障居民“安静权”,执法监察三科将监管“对准”居民区周边工地,以精准施策推动噪音治理落地。
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中,会提前掌握周边居民生活作息规律,通过现场告知的方式,明确要求工地优化施工安排——严格按照法定时段组织作业,严禁擅自延长施工时间。同时,结合工地实际情况,主动为企业提供降噪建议,如调整作业流程、更换低噪音设备等,从源头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让居民能享受到安静的生活空间。
严治扬尘,压实企业环保责任。扬尘污染不仅影响区域空气质量,更会威胁居民身体健康。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始终聚焦工地扬尘防控关键环节,针对部分工地未按规定采取防尘降尘措施、现场存在裸土裸露等易产生扬尘的问题,执法人员会第一时间依法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与具体要求,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裸土覆盖、增设洒水降尘设备、安装雾炮机等措施,确保扬尘隐患彻底消除,切实守护辖区空气质量。
面对居民区周边工地易出现的“噪音+扬尘”复合型环保问题,执法监察三科创新推行“减噪+降尘”一体化管控模式,以重点工地为抓手打造环保施工示范。执法人员结合工地周边居住密度高、群众对环境质量需求高的特点,为工地量身定制管控方案:在时间上,严格要求工地遵守法定施工时间,严禁在居民休息时段开展高噪音作业;在措施上,督促工地定时洒水降尘、对物料及裸土进行全覆盖,从源头减少扬尘产生。
通过“噪音管控+扬尘治理”同步推进、同步检查,目前辖区示范工地已实现施工“静音”与“防尘”双达标。这一模式不仅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更为辖区其他工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环保施工样板,助力全市工地环保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