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湿眸惹清愁

2025年10月18日

□李文通

双节假期,刚满三周岁的孙女自上海飞回来,住了6日。为迎接她,家里搞了10余天大扫除,原本可扔可不扔的老物件果断清理,凌乱经年的书房也渐趋井然。再检视剩下的家什,涉嫌磕碰人的立即使其隐身,涉嫌有菌的依次消杀更新。偶然翻出一套锅灶,思之良久,方记起是早年获省奖的奖品,恰好给它用武之地。

接下来是给孙女寻找玩耍的地方。听说国道边一家超市有娃娃游乐场,便去侦察,果然有,却没有想象中的丰富和热闹,便拍了照发到群里。孩子父母说,回老家不看不玩大城市里有的,心于是踏实下来。

老家是满族村寨,街巷整洁,孙女自由地跑来跑去,甚至抠着粮囤中的玉米棒大喊:我要去喂鸡……泰陵的石像生质朴生动,孙女围着它们钻钻爬爬,最考验我的还是如何把皇家故事换算成童话。在易水砚艺术馆,孙女拓印、描红,把一张张宣纸涂得稚趣横生,在这静谧的场所唱得众人瞩目。在荆轲塔下,我抱着她,一起仰望云天,一起磕磕绊绊地诵读“风萧萧兮易水寒”,一起捡拾落叶,凝望饱满的草穗,深嗅零落的花香……

那天我们到龙湖垂钓。正午,山岚水雾,轻烟微雨,我们便擎了伞,寻农家,炖鱼炸虾,操持午餐。孩子不喜在屋内枯等,便拽着她的爸爸到岸边茅屋听雨。我隔窗提醒他们:水面风凉……突然,她爸爸变小了,变成了满地乱跳的娃娃……我心顿时柔软起来,一个个当年哄他嬉戏的场景浮现眼前……一辈人的童年犹历历在目,又一辈人竟在重复他的当年……思绪纷飞,竟然叠现出我的儿时模样——一个个能记起的片段在脑海里翻搅——里面有我活力四溅的奔跃,有我至今看来可笑的愚顽,更有父辈、祖父辈的万千疼爱……是啊,何人不曾是少年?父辈、祖父辈、曾祖父辈……一辈辈推上去,哪一代人不曾蹒跚学步?不曾追蝶戏雪?一辈辈少年慢慢幻化,终将以满目慈光抚慰后辈的成长,渐渐走向苍颜……就这样,一代顶着一代走,把一辈辈前人顶成眉宇清霜,把共同活过的寰球顶成前辈不知的模样。

从未深思过的沧海一粟,白蕊流光,从未体味过的百年一瞬,儿女情长,从未理顺过的岁月荣辱,寒来暑往,此刻全部汇聚在心底,缱绻作响,仿佛礼赞生命的乐章。

谁也躲不开这尘世烟火。人生本就是偶然的缘分,相遇了就静静地真心相陪,笑望俗世红尘。

中秋这日,他们飞回了上海。当晚的月被层云遮掩,幽光绵绵,感此情景,我似有心事。翌日,秋雨微凉,我便斟了茶,温了酒,时啜时饮,笑泪交织,本想释怀,不料清愁更浓更烈。

窗上不断有雨滴滑落,润我干涸视线,侵我百结柔肠。清词无辜,反复在心田蝶舞,只是又瘦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