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
□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当前,正值冬小麦播种关键期,河北望都受近期持续降雨影响,土壤墒情较往年发生显著变化,田间土壤含水量偏高,传统播种方式难以适配当前土壤条件。为保障秋播质量,望都县组织农技专家团队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通过现场查看土壤墒情、耕作层结构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一对一”精准技术指导,破解长时间降雨和降温对冬小麦播种影响。
“今年国庆期间降雨持续时间长,降雨后又迅速降温,导致今年冬小麦播种期比往年晚,要保证明年小麦丰产就得增加播种量。但播种量具体该增加多少才合适、播种后又该怎么管理才能让麦苗长得壮抗住冻……这些问题得靠农技专家给咱们讲明白、指方向。”种植大户黄晓松说。
晚播会直接影响小麦冬前积温积累,导致分蘖减少、抗寒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来年成穗率和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望都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王建威表示,往年10月20日左右全县冬小麦就播种完成了,今年比往年播种得晚15天左右,晚播就得增加播种量,要根据小麦种植品种适当增加。一般来说,每亩要增加20%左右。通过增加基本苗数量弥补晚播导致的分蘖不足,同时要适当增施底肥,为麦苗前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采用浅播方式促进种子快速出苗,播种深度3公分左右,避免因播种过深导致闷种、出苗延迟。
“晚播小麦若按常规方式种植,不仅出苗时间会推迟,还容易出现出苗不齐、苗弱等问题,冬前难以形成壮苗。”王建威进一步建议,必须严格遵循“播期服从墒情”,以肥补晚,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提高播种质量,把降雨、降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姚琳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