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秋季护理注意事项

2025年10月25日

□保定晚报通讯员 任怀威

天气渐凉,新生儿秋季护理需要特别细心,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是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多发期。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专家整理了以下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宝宝们健康、舒适地度过秋天。

穿衣

“洋葱式穿衣法”。秋季早晚凉、中午热,给宝宝穿衣要灵活,避免过厚或过薄。“洋葱式穿衣法”是给宝宝穿多层薄衣服,而不是一件厚衣服。内层可以是纯棉、透气、吸汗的贴身内衣。中层为保暖的棉马甲或薄毛衣。外层是防风外套或连体衣。此方法可以根据温度变化(室内外、早晚中午)方便增减衣物,避免宝宝出汗后着凉。

判断冷暖摸颈背。不要靠摸宝宝的手脚判断冷热,因为新生儿末梢循环尚未发育好,手脚偏凉是正常的。正确的做法是伸手摸宝宝的后颈和上背心处。温热干燥表示穿衣合适。发烫、潮湿表示穿多了,需要减衣。发凉则表示穿少了,需要加衣。

保护好小肚子和囟门。可以穿连体衣更好地保护肚子不受凉。如果穿分体衣,务必把上衣塞进裤子里。出门时戴一顶薄薄的棉质帽子,可以有效防风,保护囟门,避免着凉头痛。

皮肤

秋季空气干燥,宝宝的皮肤屏障脆弱,容易出现干燥、瘙痒、湿疹等问题。

洗澡有讲究。无需每天洗澡,每2至3天一次即可。每天可进行局部清洗(如脸、手、屁屁)。水温在37-40℃为宜,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使用新生儿专用的、无刺激的沐浴露,每周用1至2次即可。

保湿是重中之重。每次洗澡后、换尿布时,以及感觉宝宝皮肤干燥时,都要全身涂抹新生儿专用的无香料、无刺激的润肤霜。这是预防和治疗湿疹最关键的一步。

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布,清洗屁屁后要用柔软的棉布蘸干(不要来回擦),并涂上护臀膏,隔离刺激,预防“红屁股”。

喂养与起居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能帮助宝宝建立自身免疫力,抵抗秋季流行的病毒和细菌。

补充维生素D。无论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出生后数天起都应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室内环境。每天在天气暖和时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15至30分钟(通风时可将宝宝抱到其他房间)。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至60%,可以有效缓解空气干燥带来的不适。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减少尘螨,家人回家后先洗手、换家居服再接触宝宝。

疾病预防

秋季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轮状病毒等的高发季节。

严格避免交叉感染。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尽量避免亲戚朋友,特别是小孩的探视。不要带宝宝去人多、密闭、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商场、超市、饭店)。家人都要勤洗手,特别是外出回家后和接触宝宝前。如果家人感冒,务必戴口罩并避免与宝宝亲密接触。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秋季对新生儿威胁最大的病毒之一,可导致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除了上述避免感染的方法外,应积极了解并为宝宝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长效单克隆抗体尼塞韦单抗)。

一旦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肛温≥38℃(新生儿发烧不可轻视);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哭声微弱;吃奶量明显减少、频繁呕吐、拒绝吃奶;呼吸急促、费力、鼻翼扇动或发出“哼哼”声;皮肤出现皮疹、黄疸加重、大便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