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载医路映初心

——市第一中心医院李玉兰的生命守护故事

2025年11月04日

□保定晚报记者 任奕葳

通讯员 赵洁

在市第一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玉兰忙碌的身影总是格外醒目。自1988年入职以来,如今鬓角已染微霜的她,依旧坚守临床一线,以“尚德精术”为信仰,为老年患者筑牢健康防线;37载岁月流转,她将党员初心与医者使命,深深镌刻在每一次诊疗里。

李玉兰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深夜急诊的紧急召唤,还是风雨无阻的入户诊疗,她总能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患者满意、家属放心”的承诺,职业生涯零医疗纠纷、零事故的纪录,让她成为患者心中“值得托付生命”的守护者。

该院老年病科的38张病床,是李玉兰的“特殊战场”。这里的患者大多同时患有3种以上慢性病,诊疗难度远超普通科室。针对不同患者,李玉兰和团队组织涵盖骨科、心内科、神内科、营养科等多部门进行联合评估,制定最优方案。“老年病诊疗就像拼拼图,缺一块都不完整。”她指着一份20页的诊疗方案解释,从评估跌倒风险、制定防血栓护理计划,到调整多重用药、开展认知训练,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跨学科协作。最让她难忘的是,医院骨科与老年科联手,为一位95岁老人成功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再配合专业抗阻训练,老人又重新站了起来。

在李玉兰的手机通讯录里,保存着许多患者的号码,其中蠡县一家人的联系方式,是跨越30多年信任的见证。1990年,这家的老太太被确诊肺癌晚期,其他医院建议放弃治疗。患者来到第一中心医院,李玉兰为老人制定专属治疗方案,将老人的生命延长了数年。从那以后,老太太的儿子生病、做手术都来找她,就连孙子的孩子生病,也会第一时间找她问问。全家四代人的信任,成为她从医路上的温暖勋章。

2015年,一名50岁的患者失去四个脚趾,下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还合并糖尿病等其他病症,伤口反复不愈,患者失去求生意志,拒绝进食。李玉兰给予关怀,不断思考如何救治。她从控制患者血糖入手,一点点调整治疗方案,三个月后,患者不仅免于截肢,还能站起来走路,后来甚至成为武术教练,闲暇时能在小菜园劳作,人生重新回到正轨。

为践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与老年健康事业,她常年带队奔走在义诊一线,把医院的责任与温度实实在在送到群众身边。李玉兰与专家团队深入医院长期定点帮扶村,顺平县蒲上镇郝家庄村、辛庄村。当地不少老人因行动不便、子女外出务工,看病成难题,常常陷入“小病扛、大病拖”的困境。每次义诊,她们都为村民耐心解答健康疑问、普及防治知识,为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量身制定诊疗方案。

从靠秒表数药液的青年医生,到引领区域老年医学发展的学科带头人,李玉兰用37年时光诠释了真正的医者,从不停下脚步,用耐心、智慧与爱,为患者撑起希望的天空。